Quality is life, service is the tenet
線纜高壓漏電起痕試驗機全面解析
一、定義與用途
線纜高壓漏電起痕試驗機是用于測定固體絕緣材料在潮濕條件下相比漏電起痕指數(CTI)和耐漏電起痕指數(PTI)的專業檢測設備。該設備通過模擬電場與含雜質水的作用,評估材料的耐電弧性能,防范漏電引發的安全事故。
主要應用領域:
電工電子產品
家用電器
高壓絕緣子
新能源汽車連接器
照明設備、低壓電器、機床電器、電機、電動工具等
二、技術參數與性能指標
核心參數
參數類別 | 具體指標 |
施加電壓 | 0~6000V±5%可調(部分型號可達10kV) |
電流閾值 | 60mA持續2秒或試樣燃燒即終止測試 |
電極間距 | 4±0.1mm |
滴液間隔 | 30±5秒 |
溶液電阻率 | 395±5Ω·cm(0.1%氯化銨溶液) |
試驗時間 | 最長6小時 |
設備組成
高壓電源系統(2.5kV-10kV交流)
電極系統(不銹鋼/鉑金材質)
精密滴液裝置(蠕動泵控制)
智能控制系統(PLC+觸摸屏)
安全保護模塊(過流切斷、電壓歸零等)
三、工作原理與測試方法
工作原理
設備通過施加工頻交流電壓(48Hz-62Hz),在傾斜45度的試樣表面持續滴加污染液(如0.1%氯化銨溶液),模擬帶電部件間因污染物導致的漏電起痕現象。當材料表面形成穩定電痕或產生持續電弧時,設備自動記錄并停止試驗。
標準測試流程
試樣預處理:將150×100mm試樣置于(23±2)℃、50%RH環境中調節24小時
參數設置:根據材料等級選擇測試電壓(常用2.5kV/4.5kV),調節滴液時間間隔至30s±5s
結果判定:通過蝕損深度測量和電痕追蹤長度對比確定材料耐電痕化指數(CTI)
四、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
主要標準
GB/T6553-2014:評定在嚴酷環境條件下使用的電氣絕緣材料耐電痕化和蝕損的試驗方法
IEC60587:1984: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
GB/T4207-2022:固體絕緣材料耐電痕化指數和相比電痕化指數的測定方法
標準差異
高壓漏電起痕試驗:主要依據GB/T6553-2014,適用于嚴酷環境評估
CTI漏電起痕試驗:主要參照GB/T4207-2022,專注于材料指數測定
五、使用與維護指南
使用注意事項
試驗前檢查:
確保設備及周圍環境清潔
檢查電源、地線連接是否正確
確認電極間距(6.35±0.1mm)和壓力(1.0±0.05N)
試驗過程:
準確調節滴液裝置(間隔30±5s,高度35±5mm)
實時監測試驗電壓、電流等參數
出現異常及時停止試驗
維護保養
每日:清潔電極表面,清除殘留電解液與碳化痕跡
每周:校準滴液系統,驗證單滴電解液質量(20±0.5mg)
每月:檢查電極狀態,校驗電極壓力
每季度:檢測高壓系統與絕緣性能
六、選購建議
明確測試需求:根據材料類型和測試標準選擇電壓范圍(如600V或6000V)
關注核心參數:滴液精度(應≤0.5%)、電壓穩定度(±1%)等關鍵指標
驗證資質認證:確認設備通過ISO9001等質量體系認證
考慮擴展功能:如數據存儲導出、多組同時測試等高級功能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上地科技園上地十街1號
電話: 010-66024083
郵箱:3440125819@qq.com